肝硬化健康宣教
一 、什么是肝硬化?
肝硬化是肝脏长期受损后,纤维组织替代正常肝组织,导致肝功能逐渐丧失的慢性疾病。常见病因包括乙肝/丙肝、酗酒、脂肪肝、药物损伤等。早期虽然无症状,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乏力、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。随着病情进展,晚期可致腹水、出血、肝性脑病等致命并发症。
二、如何预防?
1.接种疫苗:乙肝高危人群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。研究表明,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90%以上的乙肝感染,从而降低肝硬化风险。
2.限酒控脂: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份,女性不超过1份。控制体重,将BMI维持在18.5⾄24.9之间,以减少脂肪肝的发生。过量饮酒会导致肝细胞炎症和损伤,增加肝硬化风险。
3.规范治疗 :乙肝/丙肝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。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肝炎进展为肝硬化的概率。
4.定期体检:高危人群每半年应进行—次肝功能检查和肝脏超声检查。早期发现异常可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,降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。
三、自我管理
1.饮食原则:高蛋白(蛋、鱼、豆腐),建议每日摄入蛋白质1.2~1.5克/千克体重;低盐饮食,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2克,尤其是腹水患者;选择软食,避免烫、带刺食物,严禁饮酒。
2.休息与运动:避免过度劳累,在病情稳定期可进行适量的散步和太极运动,建议每天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,以微微出汗、不感到疲劳为度。
3.监测身体:定期记录体重、尿量,观察皮肤是否出现黄疸或出血点,如出现不适症状,请及时就医。
四、治疗要点
1.遵医嘱用药:不私自停药,定期复诊。
2.预防感染:避免生食、人群聚集,流感季接种疫苗。
3.心理支持:焦虑抑郁时寻求帮助,保持积极心态。
五、警惕早期信号
乏力、食欲不振、右上腹隐痛、尿色加深、皮肤蜘蛛痣(红点周围有血丝)→立即就医。
记住:肝硬化可防可治!早发现 、规范管理、科学生活,多数患者能控制病情,提高生活质量!例如,有的患者在确诊肝硬化后,积极配合治疗,调整生活习惯,成功将病情控制在稳定状态。此外,研究数据显示,约70%的肝硬化患者在接受规范管理后,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。
厦门市杏林医院感染科 宣
(具体治疗请咨询专业医生)